吉安房产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楼市 > 打车软件已被垄断,房地产彻底的集权化也不远了?

打车软件已被垄断,房地产彻底的集权化也不远了?

发布时间:2016-08-04 09:17:41  发布者:莎莎  点击:
 

 

昨天有个新闻,关于滴滴收购优步的消息,今天就有人在朋友圈吐槽说,收购第一天就发现,优步的优惠力度马上就取消了,可以已知的未来打车软件的垄断化越演越烈


后来看到朋友圈一张照片

640.webp.jpg

原来打车软件再怎么拼,其实到最后都是柳式家族的,那么合并了之后其乐融融,起码在营销上可以互相之间省不少钱,不用再贴钱养用户了


但是这种做法不免让客户开始担心,打车软件从此进入垄断时刻么




其实谈到行业垄断,说回到地产行业,可能这个行业今年的垄断趋势会比想象中的要更加猛烈一点


先要和大家聊一种病,在国企中有一种现象叫:出资人缺位


什么意思,就是真正给钱人和做事情的人不是同一拨人,所以导致了初衷和目的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过:“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最为经济;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最有效率;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最为浪费;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最不负责任。”


而在国企就是属于典型的花国家的钱,替国家办事


实话实说,在国企内做事情的都没有一个傻子,反过来说都是行业里的绝对精英,但是屁股决定脑袋,这样的机制其实也决定了很多现象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好了,聊聊今年的土拍市场


就比如今年轰轰烈烈的土拍市场,一线城市大量的土地都以疯狂的高于周边售价20%的前提下成交,这样的情况你说所有人都对未来市场无比的自信?


其实也未必,这样的土地成交其实是赌一年后楼市都有超过50%的涨幅,这样的涨幅我们且不分析专业吧,从概率论的角度来说上海也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场景,那么我好奇地产人哪来的自信可以百分百拍胸脯保证楼市一定会如预期一般呢


也许这样的趋势背后可能有其他因素?


也许不少人都看出来,这一轮的地王制造者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大部分的地王都是来自国企或者央企造,这里已经不需要具体的举例了,我相信大家都有所感觉


那么为什么国企和央企一定要这一阵子这么激进的拿地呢


这其实和国家的一个趋势摆脱不了关系

640.webp (1).jpg

这也是去年12月份的一个政策有关,因为政策方向不直接针对民生,所以当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


这个调控的历史由来其实有点久了,在2010年3月,国资委宣布16家央企可将房地产作为主业,其余78家将逐步退出。


当时新闻出来的时候一阵轰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大家该干嘛还是干嘛,也没看有人真正退出,所以也都没当回事


而从今年的一些新闻动向来看,今年的房企兼并和重组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朗化了


640.webp (2).jpg

还有包括:


——招商局集团推动蛇口工业区与招商地产合并

——中海地产310亿并购中信地产25城2400万平米土储

——然后中航被保利收购

——还有五矿和中冶、

——中交、鲁能则启动对集团内部地产业务的重组


所以坊间一直有这种说法就是:央企也好,国企也好,在目前企业越来越集权化的现在,用疯狂拿地的方式,让自己企业拥有谈判的筹码


这其实非常符合出资人缺位这个逻辑,在这个行业里,我把企业交给你,你在的这段时间总不能出现很大的变动吧,不然也说不过去


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就有一个问题:那么那么多央企拿地,是希望以后万一被兼并的时候可以谈出一个好价钱,还是不要被兼并呢



我想和各位分享的是一个趋势:


就是中国后续对于经济集权化的趋势是大势所趋,并不是局限在某一个行业,而是全中国!


我们先不局限来看房地产哦,从整个产业链上来看都是如此

资源类:南车和北车合并组成中国中车,外运长航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

能源类:中冶集团整体并入五矿集团,随着近两年国际能源及矿产价格走低,国有能源及矿产企业的整合逐渐成为国企兼并重组市场上的一大亮点。该行业2015年1-8月共涉及交易金额60.78亿美元,占总额的16.4%。

金融类:自2015年起中国资本市场的活跃,带动了金融行业并购,该行业2015年1-8月共涉及交易金额139.80亿美元,占总额的16.38%;

媒体类:其中百视通以55.83亿美金收购东方明珠;


再加上这一次滴滴和优步的收购行动,各位发现没有,整个国家经济都走向集权化的角度


那么对于房地产来说,兼并和重组一定是大趋势,而且是不可逆的大趋势


所以在明知道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决策就更加偏向于自己了


所以这个时候你说指望通过那几块地就不让自己的企业被收购是不现实的,未来的中国房地产一定会进入寡头垄断的阶段,能够出来做地产的央企就那么几家,这个方向没有人可以撼动


后来,卢俊和一个房地产基金公司的老总聊天,他和我聊了那么疯狂激进拿地背后吊诡的因素


他说


看上去收购和兼并是企业的事情,但是背后藏着的是团队的洗涤和淘汰,重组合并后,自己公司的团队如何处理是一个大问题,说的再通俗点,就是自己的饭碗怎么办


企业不在了事小,但是如果自己的饭碗没了,那就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所以这么激进的拿地,的确是为了在谈判的时候增加筹码,而这个筹码落脚点在于收购对方可以对我有足够的重视,而对我有足够重视之后,希望能给我有一个合适的位置


那么这个合适的位置,毋庸置疑,就是把我下发到我拿的几块地的项目上吧,我公司被收购,没福气继续做集团总,那么做做项目总总是可以的吧,好歹有点实权,而且从道理上来说,这块地是在我的手上拿下来的,各种手续关系我都清楚,交给我来操盘也算合情合理,这样你收购我的公司大家都下的来台面


本文章版权归发布者所有,请勿转载,本站不对网友发布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网友参与评论
 
条评论
表情
点击加载更多
表情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